金秋的烔炀大地,田地间是连片的黄灿灿稻谷,地垄上更是瓜果飘香,又是一个沉甸甸的收获季节。9月24日下午,烔炀镇中心小学邀请知名校友何晓曦博士,走进校园,为全校200多名毕业班学生鼓劲加油,激励他们努力学习,勇攀知识的高峰,用知识改变命运,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何晓曦博士是土生土长的烔炀人,早年间在烔炀小学读到了小学毕业,但他从没有向贫穷屈服、更没有向命运的不公低头,一边放牛、务农,一边坚持用收音机自学科学文化知识,在1978年,以同等学力考取了安徽大学外语系,成为轰动烔炀的特大新闻。1982年大学毕业,他被分配到原巢湖地区农校担任教师,但他仍然坚持学习,1984年又成功考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成为这座知名高等学府当时最年轻的讲师。后来,何晓曦博士又接连完成了硕士、博士学位,成为了家乡学生父母教育孩子的榜样。 何晓曦博士的讲座生动活泼,贯穿了他一贯的求学态度--做一辈子学生,一辈子做学生;活到老,学到老。在讲座中,他从自己幼时的艰苦求学经历出发,对比了当今孩子们的优越学习环境,鼓励大家要认真学习,不辜负家长的期望、不虚度自己的光阴。他还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同学们,要想获得成功,“不可一日手头无笔,不可一夜枕边无书”,要勤动笔、多读书,要善于积累,“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他告诫同学们,人生的道路崎岖坎坷,从来就没有什么一帆风顺,成功的关键在于要给自己确立一个明确的人生目标,并一步一个脚印地踏实走下去,用无尽的汗水和泪水浇灌出人生成功之花。 讲座结尾,何博士还走入听讲的同学们和老师们中间,与大家亲切交流互动,回答了同学们诸如“您可以背诵小数点后100位吗?”“您最低考了多少分?”“如何保持学习兴趣?”“您最敬佩的老师是谁?”等充满童心童趣的问题,并向部分同学和老师赠送了自己新近出版的诗集。 亲自站在阶梯教室门口,送走了听讲的老师和同学们,何博士还饶有兴趣地参观了校园。他驻足于校园的文化长廊,了解学校近年来的发展情况;走进教室和教师办公室,和学生与老师亲切交流,为他们鼓劲加油,教室和办公室里充满了欢声笑语。 这是一位游子的情怀,他没有带走故乡的一片云彩,除了对那些时常出现于梦中山山水水的无比眷恋之情;他留下了许多,不仅有对母校美好未来的祝福,对亲朋好友的祝愿,更有对创造未来的家乡孩子们的谆谆教导,这就是一个游子赤诚的心。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