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春节期间,烔炀镇大王村的多位在外成功人士联合发起倡议,要彻底整治村内的脏乱差,美化家园。3月3日以来,成功人士带头,党员干部响应,广大村民支持,短短一周时间,就募集到钱款合计60多万元,不仅钱款数量令人惊讶,其中更涌现出许多暖心事,感人肺腑。 重残人士深夜捐钱 3月9日深夜,还在为工程紧张忙碌的烔炀镇巢湖村党委书记王瑞雪接到了村民王孝恩的电话,委托他将500元转交给村里的美化工程规划组,以表达自己对村里开展环境整治工作的支持。 王孝恩,自幼聪颖,上世纪80年代就曾以高分考取到天津的一所中专学校,只是因小儿麻痹症,行动不便,最后无奈地退了学,回到村里。作为一个残疾人,他并没有向其他人一样等靠要,回到村里后第一件事就是主动要求去看管村集体鱼塘。农村的孩子英语、数理化普遍较差,他一边点着煤油灯自学,翻译英语原著,积极向出版社投稿,减轻家庭经济负担,一边又充当起"私塾先生",辅导村里的孩子们学习,对家长们主动送来的"束脩",也是一推再推,实在迫不得已才勉强接受,受到了村里众多村民的交口称赞。此后,但凡从大王村走出的读书人,大多数都接受过他的辅导,而说起这位编外的老师,学生们总是情不自禁地竖起大拇指。 更让人钦佩的是,农村低保制度刚建立时,村里考虑到他是重残,主动提出要为他办理,但却遭到了他的坚决拒绝,理由是虽然他的双腿不能动、但双手还可以动的,不能给政府添麻烦,要把有限的资金给更需要的人。近几年,看到照顾他的父母均已是七八十岁的高龄,家庭经济负担日益沉重,村里面不得不瞒着他偷偷为他办理了低保。 黄口小儿摔了储蓄罐 大王村村民王声奎5岁的孙子王皓锐,自小就跟随在浙江温州务工的父母生活,从电话中得知爷爷要把家里的钱"往外拿",十分不解。爷爷便和小皓锐解释,之所以要拿钱,是因为村里要修路,是要让和他一样大的小朋友也能在下雨天不再踩着烂泥巴去幼儿园、去学校。小皓锐听了爷爷的话,一声不吭,偷偷把自己珍爱的、攒了一年多的储蓄罐给摔碎了,"笨手笨脚"地整理出钱款138.86元,并让爸爸通过爷爷转交给了村里的美化工程规划组。 138.86元,目前是大王村此次筹款活动中收到的最小一笔款项。如果仅从数量上来说,的确解决不了大王村目前的任何实际问题,但却反映了大王村良好的村风、民风,反映出优秀家风感召下的下一代正在茁壮成长,他们也必将是我大王村未来的希望。 耄耋老人摔伤住院不忘捐款 大王村村民王家友,是原巢湖地区建筑安装公司退休职工,今年已是89岁高龄。老人拿的是微薄的退休金,而且子女也没有固定工作,依靠打工为生,家庭并不宽裕,但当老人得知老家正在热火朝天地募集资金美化家园,老人思绪翻涌、感慨万千,却不成想一不留神摔伤住进了医院。躺在病床上的老人仍然惦记着村里的事,一再要求儿子要把五百元爱心款交到村里。 在从老人儿子的口中得知老人的实情后,规划组本想委婉地拒绝老人的好意,哪知老人是铁了心要捐款,并且"威胁"规划组,说:我虽然因家庭不宽裕,捐不了多少钱,但多少是一片心意,如果村里不接受,我就是让儿女们抬着我,也要亲自把钱给送到村里来。这充分反映了生长在这片土地上的每一个人对故土的那种深深依恋,相比之下,即使是用世界上最华丽的辞藻来描述,也是显得那么的苍白无力。 精准扶贫户也献爱心 王金辉是大王村8队队员,因病丧失劳动能力,与年老体迈的父母生活在一起,是村里的精准扶贫对象、低保户。目前全家三口主要就是依靠农村低保金生活,而且这段时间他的母亲还在住院,家中经济更是十分紧张。 得知捐款消息后,王金辉欲将200元现金送到村规划组成员的手里。在募捐现场,所有规划组成员以及村民一致认为他家庭情况特殊,不应当捐款,但王金辉却匆匆丢下200元现金,头也不回地走了。大家明白,他这不是在捐款,是在表达对党和国家关怀的感激之情,是在向村民们长久以来的无私照顾表示感谢,真的是催人泪下。 古有花木兰替父从征 今有张永芳为夫捐款 大王村原村农电工王声永是一名老共产党员,今年春节后就已随儿子一起外出务工。3月8日,村里召开党员、村民代表会议,商讨募集资金美化家园的事,留守在家照顾上小学孙子的妻子张永芳听到消息,从地里匆匆赶回家,来不及洗干净手上的泥巴,拿上五百元现金就赶到了会议现场,把带着泥土芬芳的钱交到了规划组。 现场的党员和村民代表们纷纷交口称赞,可张永芳却平静地说,我的丈夫是一名共产党员,村里发生这样的大事,他不带头还指望谁呢? 后记 大王村位于巢湖北岸、鸡裕河畔,先祖自庙岗迁居此处,已有近300年。大王村也是一个有着光荣传统的村落,革命战争年代,就曾涌现出无数仁人志士,为民族解放事业甘撒热血;上世纪40年代,圩区曾湖匪横行,也唯有大王村敢于组织青壮年400多人,与湖匪作殊死搏斗,并屡次打败土匪,保卫了家园。 而就在今天,大王村的村民们,不管身居何处、担任何职、贫富与否,都积极行动起来,捐款捐物美化家园,像上述的例子还有很多很多,比如:子替父捐母替女捐、老少几代同捐、出嫁多年的不曾回村的老姑娘回来只为献上一份爱心、外甥发动朋友募捐支持村里、重病五保户捐出仅有的生活费……村民们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不愧为先祖执玉公的后人,用实际行动证明了大王村的人是讲团结的,更用实际行动证明了大王村是个前途光明的地方!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